4月3日晚,安徽衛視《安徽新聞聯播》頭條播發《安徽:科創資本助力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報道了省投資集團下屬高新投公司通過旗下74支產業基金和專業的科創服務團隊,以“基金+產業”“基金+基地”模式,投資了800多家十大新興產業企業,賦能近60家科技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總市值已超4000億元,為加快打造安徽“三地一區”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報道全文如下:
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安徽多措并舉引導金融“活水”流向創新一線,構建了政府、銀行、擔保、征信等多方協同聯動、精準高效的科技企業貸款服務體系,為加快打造“三地一區”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本臺記者 丁劍 這里是位于合肥高新區的芯谷微電子公司,在我身后,研發人員正在進行芯片的封裝測試,得益于安徽省各種扶持政策和引導資金支持,去年,這家企業就銷售了1.3億元的芯片,目前,公司總投資11億元的二期項目建設也正式啟動。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基于砷化鎵和氮化鎵材料的射頻、微波集成電路芯片研發和生產的科技型企業,隨著全球對芯片需求量的不斷擴大,企業二期項目建設也在加速推進,與此同時,持續的資金投入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合肥芯谷微電子公司 董事長 劉家兵:
我們整個園區建設其實是個長期的一個過程,二期設備采購這個階段,希望能夠繼續給予一定的資金方面支持。
合肥市政府在得知這一情況后,及時牽線搭橋,最終,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公司以參股基金投資的方式,為他們提供了1億元的融資。
合肥芯谷微電子公司 董事長 劉家兵:
沒有政府的這些引導性的投資性質的資金支持,企業在起步階段是很難如此順利地推出產品,我們預期二期投產之后,到2025年(年)產值提升到10個億(元)。
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董事長 徐先爐:
通過旗下74支產業基金和專業的科創服務團隊,以“基金+產業”“基金+基地”模式,投資了800多家十大新興產業企業,賦能近60家科技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總市值已超4000億元。
為激勵科技創新型企業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進一步融資發展,安徽不僅積極引導銀行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建立和完善天使基金群、發展科技擔保和保險,還通過政府基金領投、私募跟投、管理費獎補等方式,助力科技型企業發展。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 經濟學博士 程 實:
安徽具有科學技術創新和應用方面的,一個非常獨特的一種能力和優勢,越來越吸引全球資本市場的目光,新興企業對于資本市場的融資的需求,會更加地直接、更加地迫切,我們安徽在這一方面也已經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在位于滁州市的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眼下,企業正在抓緊生產核酸檢測試劑盒核心材料,預計今年產值能突破3億元??删驮趲啄昵?,企業負責人雍金貴帶著團隊剛到安徽創業時,資金短缺差點讓整個項目流產,好在當地的科技部門及時幫他們申報了省高層次人才團隊政策扶持資金。
通用生物(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雍金貴:
通過省市聯動,我們一下子拿到了1200萬的真金白銀,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隨著企業的發展,我們又通過股權融資成功獲得兩億三千萬的資金,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支撐。
滁州市科技局 副局長 黃靜:
通過“人才團隊+科技成果+政府參股+股權激勵”模式,目前已累計完成24個團隊、共計1.05億元投資,被投團隊項目總資產年平均增長率35%。
暢通企業融資渠道,助力科技成果進一步轉化應用。截至2021年末,全省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2170.9億元,較年初增長42.35%,覆蓋科技型企業超過1.29萬戶;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2975.02億元,較年初增長52.56%。截至2022年2月末,我省科創板上市公司共15家,居全國第7位。
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 局長 何毅:
未來我們想源源不斷地產生新的上市公司,并且實現倍增計劃,打造一些非常好的資本聚集的平臺,從今年開始開辦全球科創資本大會,通過招引各類的金融資本,為我們“三地一區”尤其是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助力。
新聞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TEwSkPA43IC54blo61mz8g